《甘肃工人报》刊登|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多点发力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来源:兰州办事处 作者:兰州办事处 时间:2024-07-0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数字平台、网络平台等新兴方式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正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力量。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关于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部署和安排,不断拓展互助保障方式、拓宽服务领域,立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职工群众,从新就业形态群体精准发力,在为新就业形态群体办实事、解难题方面积极努力,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互助保障理赔“一站式”结算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在工作中发现,货车司机、快递员、家政服务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普遍存在工资收入低、医疗保障弱、个人健康保健意识不强等情况,一旦发生重大疾病、突发事件,很容易致贫致困。为此,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环境、年龄结构、需求特点,制定了每份120元,最高保障35万元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综合(住院+意外+重疾)互助保障活动”,全面缓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住院治疗、首次确诊罹患30类重大疾病、因意外事故造成身故或伤残导致的医疗费用负担。

2022年,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联合省总工会在全省启动为10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互助保障活动,使得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进一步扩大。为能够更精准、更有效地推动专项综合互助保障活动落实见效,在省总工会的协调下,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与省医保局、省人社厅约定对接完成了对受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住院数据和社保卡数据,截至目前已为7110人次新就业形态会员支付互助金1171.16万元。

为确保获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能够及时领取互助金,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完成互助金打款后对获赔会员手机号码发送提示短信14.62万条,并提醒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申领重大疾病互助金和会员救助金。并开通置换功能,对满足条件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行了参保人员置换,确保置换完成的每一位新业态会员都能享受到专项活动的保障待遇,为新就业形态会员申领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即时办”,推进办理“零等待”,服务“零距离”,会员“零跑路”。

开展专项培训提升技能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遍缺少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资质,而导致就业不稳定、职业发展通道受限等现实问题,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联系人社部门和专业培训机构,基本形成了适合我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负责录制国家规定的相关工种线上培训课程,通过在线平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并为考试合格的学员颁发培训证书,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工作之余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就业能力,稳定就业。

除了聚焦提升技能,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还结合了新业态劳动者的健康需求和职业性质等实际情况,邀请省内和当地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在张掖、定西、武威等市州开展了多场次健康大讲堂活动,为新业态劳动者搭建起了提高健康知识水平的平台,促使新业态劳动者健康素养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全方位深层次优化服务内容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将公益体检服务的“健康大篷车”开进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的厂矿企业、生产一线、扶贫车间和职工居住区,根据各市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情况,申请专项资金,制定体检实施方案,累计投入500多万元,向全省1万名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配送员、保安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免费体检活动,体检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腹部彩超、胸部DR片等10余项身体健康检查,并及时向患病职工通报病情,纳入跟踪管理序列,建立体检档案,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合理化建议,做到检前、检中、检后一体化健康管理延伸服务链,帮助实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切实维护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体健康。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提供“急难愁盼”的实用型、普惠型、便捷化服务一直是职工互助保障当前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切入点。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行业特征、群体特征、工作模式和特色需求,持续丰富互助保障服务内容和层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便捷、快捷、简捷的服务,依托各市州互助保障经办机构、健康互助小屋、司机之家等现有的服务阵地,持续开展“送保障”“送体检”“送讲座”“送清凉”等服务活动,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真诚贴心的服务。

网站01.jpg

微信公众平台 职工参保查询 手机端自主申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