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法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应用题”——省总工会赠送专项保障理赔纪实
来源:兰州办事处 作者:兰州办事处 时间:2022-09-27

白银市1132名患病或遭受意外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赔互助金139.08万元;

兰州市519名患病或遭受意外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赔互助金109.99万元;

武威市326名患病或遭受意外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赔互助金60.29万元;

“......”

中互会兰州办事处完成与省医保局、省人社厅2022年1-6月份相关数据对接后,我省已有3588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赔互助金584.29万元。


这些互助金支付数据,是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落实甘肃省总工会为10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互助保障活动的答卷之一,是践行省总工会“为职工做好十件实事”任务的成效检验,也是中互会兰州办事处在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保障工作中攻坚克难的真实写照。

2022年以来,中互会兰州办事处始终坚持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提供“急难愁盼”的实用型、普惠型、便捷化服务为理念,认真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着力化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理赔“热点、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善用“加法”: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应赔尽赔

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场所不固定、工作流动性大等原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存在着住院治疗后未及时申领互助金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权益,在甘肃省总工会的协调下,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兰州办事处与甘肃省医疗保障局和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住院数据、社保卡等信息进行了对接,准确掌握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患病或遭受意外伤害住院治疗的信息,已为3588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支付互助金共计584.29万元。

为方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领取互助金,中互会兰州办事处为获赔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送了提醒短信,并提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持身份证和社保卡,到社保卡开户银行网点开通社保卡金融支付功能后提取互助金。

妙用“减法”:简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申领流程

兰州办事处为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场所分散,申领互助金不便的实际问题,在全国率先研发并升级了“甘肃省职工互助保障业务管理系统”,并完善了业务操作平台建设、OCR图文识别、身份证、银行卡号自动识别、短信推送、会员自主查询等功能。并于2022年4月1日在会员个人手机端上线自助申领功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实现在手机端自助申领互助金、救助金、慰问金、爱心慰问金、爱心助学金。为新就业形态会员申领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即时办”,推进办理“零等待”,服务“零距离”,会员“零跑路”。

巧用“乘法”:多样宣传“组合拳”打出倍增效应

为了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工会工作和互助保障的知晓度和受益面,兰州办事处大力拓展政策宣传阵地,通过设计张贴“标识贴”、发放宣传册、网站、公众号等多种载体和拍摄专题宣传片、公益健康体检、刊登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宣传省总工会为10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专项保障活动实事,共张贴互助保障标识贴3万张,发放宣传彩页12万册,有效提高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专项保障活动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敢用“除法”:消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后顾之忧

3月以来,甘肃省职工“健康大篷车”驶进庆阳、平凉、陇南、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白银、定西等市州、深入基层一线来到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保安员、家政服务员、护工护理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场所,为4959人开展了涵盖生化全项、腹部和心脏彩超、肿瘤因子早筛等多个项目的公益健康体检,为他们搭建起健康防护“堤坝”,解决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长期没有健康检测的后顾之忧。

同时,中互会兰州办事处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遍缺少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资质造成就业不稳定、职业发展通道受限等现实问题,开展了涵盖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家政服务员、护工护理员等50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国家技术等级初级线上培训课程,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利用碎片时间提升技术能力,消除他们因专业知识不足而丧失晋升的机会。

抓重点、攻难点、聚焦点、补短板,为责任而来,为保障而行。在互助保障服务工作中,中互会兰州办事处与职工会员心连心,扛起保障健康福祉千斤担,留下了一串串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的扎实足迹,也正在书写着更扎实、更温暖、更亮眼的“答卷”,献礼党的二十大。

中互会兰州办事处
,赞

微信公众平台 职工参保查询 手机端自主申领 返回顶部